大部分的童雪進步最快的時間就是初學的頭2,3年。 一旦在藍道上可以平行并滑了以後,便開始游走山谷小徑,陡坡樹林,嘗試不同的地形雪況,同時鍛煉膽識,欣賞峰山雪景。接下來的漫長雪齡成長過程中,多數人都會慢慢發覺到自身的滑雪技術并沒有再進步,不靈的還是不靈。在那機壓的藍道上看似不錯的英姿到了大蘑菇和厚粉雪區就變成了尷尬的窘境,整個人像打回到初學原形般的丑態,雙腳內八大開,身體瞬間石化。 不管是半身埋倒在粉雪中,還是雪板卡在茫茫的蘑菇死亡谷里,喊老公的,老公自顧不暇。沒老婆喊的,喊我的媽呀,心里頭后悔著為什么要來這里(或埋怨誰把自己帶來這里。。。你們知道我說的是誰)。
那些想精益求精的童雪們,下山後便開始上網拜YOUTUBE為師或者在免費視屏還沒出現的時代,買書,錄像帶,花錢請私家教練 。年輕又聰慧的不需要多久,加上師父指點,就可以打通任(蘑菇)督(粉雪)二脈。但是絕大部分半途出家的成年雪友,就算拿了課,在瓶頸中進步還是龜速的慢。 根據個人經驗,逛黑道深山不會對技術提升有多大的幫助,上了課,再回到黑道深山也不大會有整體提升。最後體會到這里面的最需要克服的癥結就一個:乖乖地回到藍道上,老老實實,慢慢地把短半徑彎完美無暇地學好。
好的短半徑彎是個什么樣子?先來看看在日本稱為大神的奧地利滑雪名家Richard Berger怎麼示範:
凡事有上過中,高級滑雪課的童雪可能覺得Richard的雙腳是否靠的太近了點,現代短腰雪板的設計需不需要兩腳靠的那麼近?雪場裡PSIA認證的教練好像叫過我們雙腳站開到肩膀的寬度? 這個問題其實有其複雜的背景,包括學員本身技術的現況,身高體重對於速度,方向切換的頻率,加上坡度,雪質,雪板制訂的半徑,等等多重因素;先不談。(雖然美國絕對是全方位滑雪競技大國,但是奧地利滑雪史從以前到現在FIS和奧運獎牌也沒少過, 加上當初PSIA的開山始祖就是來自奧地利的滑雪教練)。回到主題,自己的滑法和Richard的有何不同?差別在哪裡? 哪裡需要改進?改進的先後次第? 如何改進? 為了避免因為找出太多的不同或原因而失焦, 較佳的辦法是找出立即可以造成最大改進的原因來有效的練習: 原因不一定是動作或姿勢,因為動作和姿勢來自於之前學的想法。釐清觀念,改變先前的想法才能領導身體動作和姿勢的改變。
首先問自己第一個問題,那一個身體部位引發(initiating a turn)轉彎? (膝蓋,臀部,腳踝, 腰, 肩膀)
第二個問題:引發後開始改變方向,身體則需要改變使得有足夠的雪板邊(ski edge)傾斜度來對抗方向改變時產生漸大的離心力。為了維持持續的平衡,那麼身體部位改變的順序為何?
A. 膝蓋 》臀部 》腰
B. 肩膀 》膝蓋 》腳踝
C. 膝蓋 》腰 》 肩膀
D. 腳踝 》膝蓋 》臀部
下面的短片是選手示範的短半徑彎。 看完後,看看你同不同意自己的答案? 或者幫助你回答上面兩個問題?
身體在任何時候,以保持最大的體積維持姿勢不變的慣性原則之下,不需要改變的,盡量不動。也就是說當轉彎改變方向時帶來的離心力,身體部位的傾斜因該是由下而上來因應。也就是說我的答案是腳踝和D。
諸位不妨試試,體會體會一下由雙腳踝來引發方向的改變,當速度加快,離心力逐漸加大時,腳踝不能負荷平衡的需要時,兩個膝蓋開始加入更多的彎曲和延伸,配合腳踝的改變來維持上身慣性姿勢,如果還不能負荷,則臀部也必須連帶傾斜,這個時候是不是像Bode Miller在滑到弧形頂點這樣,上半身依然為挺直,下半身則完全傾斜。
最後,因該也是最初的前提:在轉彎的任何時段中,雪板需要有足夠的傾斜度來保持雪板邊和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道(牛頓第三定律)。沒有足夠的雪板邊維持(edge hold), 轉彎的力道就會潰散, 抓地力則瞬間喪失,造成失速。那麼身體也不需要傾斜來對抗離心力,滑的姿勢就像周杰倫「頭文字D」裡的甩尾賽車那樣,而不是舒馬克一級方程式賽車了。